大象新聞·映象網記者 梁新慧/文 張曉冬/圖
7月10日,國家藝術基金2022年度藝術人才培養資助項目《豫劇常派表演〈紅·白·花〉藝術人才培訓班》 ,在河南豫劇大劇院舉行。在為期兩個月的時間內,來自7省、19地市的40名學員,將深入學習戲曲專業課、文藝理論課,參加多場調研采風,學習常香玉大師的愛國情懷,品味“戲比天大”的香玉精神,從而達到德和藝的全面提升。
該培訓班是一個全國性的專業藝術培訓班,經國家藝術基金管理中心審核批準,共有40名學員,他們來自河南、新疆、河北、安徽、湖北、山西、山東以及焦作、周口、駐馬店、許昌、漯河等7個省、19個地市(縣區)的29個院團(學院、中心等),除了豫劇專業演員,還有熱愛豫劇常派藝術的越調、道情、花鼓戲等專業演員。
此次培訓時間為期兩個月,師資力量雄厚,不僅有常派藝術傳承人,還有全國文藝界的知名專家,如中國戲劇家協會秘書長、戲劇評論家崔偉、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原一級巡視員、河南省藝術專家委員會主任李霞,河南豫劇院原院長、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李樹建,中共河南省委黨校教授楊群紅,河南省文化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劉景亮、譚靜波,還有中國戲曲學院教授王九成、李艷華、李威,二度梅花獎獲得者、原總政歌劇團著名女高音歌唱家陳淑敏,河南省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國家一級編劇陳涌泉,豫劇表演藝術家常小玉、盧玉琴、虎美玲、高玉秋、汪荃珍、王惠、李金枝等,河南豫劇院國家一級編劇牛冠力、豫劇作曲家評論家朱超倫、著名表演藝術家韓玉生、國家一級導演張平、國家一級作曲湯其河、國家一級指揮李宏權等名家大師,將親自為學員們授課。
在課程安排上,主要以豫劇常派代表劇目《拷紅》《白蛇傳》《花木蘭》的經典場次為教授中心,圍繞豫劇唱腔、念白、身段、表演等方面對學員進行規范錘煉,使之更加真切地領悟到常派表演藝術的精髓。
除了戲曲專業課,還安排有《習近平文藝思想系列論述》《常派表演審美和聲腔特色》《旦角身段基礎教程》《氣息和節奏在戲曲身段中的重要性》《戲曲鑼鼓經》《豫劇板腔體音樂探究》《常派藝術的逐步形成》《美和美學》《演員和舞臺美術》《文旅融合的一體化發展》《中國戲曲史》《黨的文藝工作的相關政策論述》《堅定文化自信堅持守正創新》等文藝理論課;期間還將組織學員赴常香玉故里、河南博物院、只有河南·戲劇幻城、河南戲曲聲音博物館、黃河文化公園等地調研采風,讓學員深入感受厚重的河南文化、領略多姿多彩的中原藝術,品味“戲比天大”的香玉精神,學習常香玉大師的愛國情懷,從而達到德和藝的全面提升。
河南豫劇院作為豫劇在全國傳承和發展的重要載體和“領頭羊”,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常派”藝術、培養造就戲曲新人是其肩負的重要責任。而舉辦此次培訓班,將推動豫劇常派藝術的不斷發展,使戲曲流派藝術廣為傳播,使每個學員都能深層次掌握常派藝術的真諦,并弘揚常香玉先生“戲比天大”的敬業精神和職業操守,為豫劇界培養更多德藝雙馨的文藝工作者,更好地為人民歌唱,為時代抒懷。
近日,信陽拆除市委市政府圍欄引發關注。從拆除部分區域改建成游園、充電樁、停車位等規劃來看,這不僅是“拆墻透綠”的城市建設需要,更是回應民生的有力之舉。
《通知》提出,要按照“設置啟動條件、評估觸發實施、有升有降調整、醫保支付銜接、跟蹤監測考核”的基本路徑,開展醫療服務價格動態調整工作。
河南省安陽市氣象臺2022年7月10日11時50分發布暴雨藍色預警信號:過去12小時,安陽市區浩宇、殷墟、安豐降水量已達50~60毫米,預計未來12小時,安陽市區及安陽縣仍有10毫米左右降水。
今年上半年,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361.9億元,為年初預算4614.9億元的51.2%,快于序時進度1.2個百分點,扣除留抵退稅因素后增長12.5%。
河南省2022年普通高招錄取工作正在進行中,7月11日將開始第一次征集志愿工作。
當前正值“七上八下”防汛關鍵期,全省各地通過開展應急演練,疏通城市管網等,筑牢防汛安全屏障,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7月9日上午,“行走河南·讀懂中國”石板巖校友作品展在林州市石板巖鎮高家臺村正式拉開帷幕。來自全國各地的畫家、文旅界人士、寫生產業代表、民宿產業代表等百余名嘉賓出席開幕式。
雨水上線,河南局部暴雨并伴有強對流天氣,注意防范!
近日,隨著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汛前調水調沙的結束,黃河小浪底庫區水位下降,大面積河床裸露出水面,河水在河床上沖刷留下的痕跡形成黃河“沙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