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省衛生健康委、省發展改革委等19部門聯合發布的《河南省“十四五”健康老齡化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提出目標:到2025年,65歲及以上老年人城鄉社區規范化健康管理服務率不低于65%,二級及以上綜合性醫院設立老年醫學科的比例不低于60%,老年友善醫療衛生機構建設占比不低于85%,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設置康復醫學科的比例不低于60%,三級中醫醫院設置康復醫學科實現全覆蓋,65~74歲老年人失能發生率有所下降;實現全省老年健康服務資源配置更加合理,綜合連續、覆蓋城鄉的老年健康服務體系基本建立,老年健康保障制度更加健全,老年人健康生活的社會環境更加友善,老年人健康需求得到基本滿足,老年人健康水平不斷提升,健康預期壽命不斷延長。
《規劃》指出,“十四五”時期,我省人口老齡化程度進一步加深,預計60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例將超過20%,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河南要堅持健康優先、全程服務,需求導向、優化供給,政府主導、全民行動,公平可及、共建共享的基本原則,從提高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健康水平出發,以滿足老年人對健康的需求為目標,以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為動力,大力推進老年健康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把積極老齡觀、健康老齡化理念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深入開展健康中原老年健康促進行動,推動由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保障老年人獲得適宜、綜合、連續的健康服務,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不斷增強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規劃》明確了8個方面25項具體任務有效促進全省實現健康老齡化,一是加強健康教育,提升老年人主動健康能力,具體包括廣泛開展老年健康教育活動、加強老年健康教育服務供給;二是加強預防保健,提高老年人健康管理水平,具體包括提高老年人健康管理能力、加強老年人預防保健服務、推進體衛融合;三是全方位提升老年醫療護理服務水平,加強老年醫療服務網絡建設,提高老年疾病診治能力,提升老年康復護理服務水平,加強失能老年人長期照護服務,發展安寧療護服務,創新連續性服務模式;四是推進醫養結合深入發展,增加醫養結合服務供給,推動醫養機構融合發展,提升醫養結合服務質量,做好老年人疫情防控;五是推動發展中醫藥特色老年健康服務,加強中醫藥預防保健服務,加強中醫藥特色醫養結合服務;六是加強老年健康服務隊伍建設,加快培養老年醫療服務專業人才,加強老年健康照護隊伍建設,完善人才保障機制;七是建設老年友好社會環境,加強老年友善醫療機構建設,推進老年宜居環境建設;八是增強老齡健康科技和產業支撐,加強老年健康科學技術創新,提高健康養老服務信息化水平,推動老齡健康產業發展。
同時,《規劃》還設置了7個專欄,即老年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項目、老年預防保健能力提升行動、老年健康服務機構建設項目、安寧療護服務能力提升行動、醫養結合能力提升行動、中醫藥老年健康服務項目、老年健康服務隊伍建設行動,大力推動重點任務落實落地落細。
7月11日,由共青團正陽縣委組織開展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務進村(社區)活動在清源街道唐段莊村舉行,為全村的40多名留守兒童送去心靈上的關愛。
為深入推進健康促進“321”工作模式,鞏固提升“兩建三融四行動”工作格局,7月12日下午,由周口市衛生健康委主辦,市疾控中心、周口骨科醫院承辦的“健康周口行 大醫獻愛心”健康科普志愿服務活動在周口市商水縣大武鄉舉行。參加活動的志愿者對該鄉60多名鄉村醫生和駐村第一書記開展健康技能提升培訓活動。
建立住房和土地聯動機制,實施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支持合理自住需求,遏制投資投機性需求。
“十四五”河南省縣域醫療中心建設按下“快進鍵”
7月11日0—24時,河南省新增本土確診病例9例(駐馬店市6例、鄭州市3例),新增本土無癥狀感染者64例(駐馬店市62例、鄭州市1例、平頂山市1例),無新增本土疑似病例。無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無癥狀感染者和疑似病例。1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癥狀感染者解除醫學觀察。
7月10日0—24時,河南省新增新冠肺炎本土無癥狀感染者12例(駐馬店市10例、鄭州市1例、南陽市1例)。濟源、新鄉等地公布密接者活動軌跡,多地開展核酸檢測,加強疫情防控工作。記者對此進行了采訪:
7月10日,記者從省衛生健康委獲悉,近日該委召開“百縣工程”縣域醫療中心綜合能力工作暨縣域醫療中心臨床服務五大中心啟動會,“十四五”期間,我省縣域醫療中心綜合能力建設將按下“快進鍵”。
7月9日,黃河下游“十四五”防洪工程在黃河鄭州段啟動開工。
繼續保持高度的防護意識,嚴格遵守疫情防控規定,按照屬地要求及時進行核酸檢測。
記者陳晨從水利部獲悉,黃河下游“十四五”防洪工程開工動員會9日在黃河鄭州段保合寨控導工程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