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氣象臺6月25日06時繼續發布高溫黃色預警:預計6月25日白天,內蒙古西部、陜西東部和關中地區、山西大部、河北中南部和東北部、北京中南部、天津、山東大部、河南大部、安徽北部、江蘇北部、湖北西北部和南部、湖南中東部和南部、江西大部、四川東部、重慶沿江地區、廣東中部和東部、福建北部、新疆天山北側和南疆盆地等地有35~36℃的高溫天氣。其中,陜西關中、山西西南部、河北中南部、北京南部、天津西部和南部、山東中西部、河南中北部、安徽北部等地部分地區最高氣溫37~39℃, 河北中南部、山東西北部、河南西北部等地局地可達40℃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 6月24日13時,河南濟源的地表溫度達到74.1℃,打破了當地有觀測以來地表溫度的最高紀錄。
6月24日,鄭州多位網友曬出家中玻璃門爆裂的視頻,由于室內外溫差較大,玻璃門裂紋如蛛網密布,手指輕碰即碎。
此外,江蘇多地出現超40°C高溫天氣,當地氣象部門多次發布高溫紅色預警,@青蜂俠 視頻顯示,江蘇丹陽有網友試驗,將螞蟻放在高溫天氣中的地上,剛數到3,螞蟻就已死亡,而太陽暴曬下的地面溫度達65°C。
據新民晚報,6月13日以來,我國出現今年首次區域性高溫過程,影響范圍極廣。國家氣候中心氣候服務室首席艾婉秀介紹,內蒙古、新疆、甘肅、寧夏、山東、山西、江蘇等地 有26個國家級氣象站日最高氣溫突破當地6月歷史極值紀錄,只是河南高溫尤為突出。 6月16日,河南省有59個國家氣象站日最高氣溫達到或超過40℃,其中11個站超過41℃,河南林州最高氣溫達42℃,河南舞鋼40.9℃,突破年極值紀錄。
值得注意的是,各地的高溫天氣不僅“霸占”熱搜,高溫也讓“熱射病”一詞在網絡刷屏。
通俗來講,熱射病就是極重度中暑,會導致中樞神經系統、肌肉組織、凝血功能、肝腎功能、呼吸功能、心血管功能等全身性問題,極易引發多器官衰竭,具有很高的病死率。
那么如何預防?建議大家少量多次飲水,注意補充鹽分和礦物質,準備防暑降溫藥品,注意散熱,避免在通風差、溫度高的室內小環境。
來源:中央氣象臺、中青網·青蜂俠Bee、新民晚報等
受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邊緣暖濕氣流和低渦共同影響,河南省氣象臺預計,7月14到15日,河南省多對流性天氣,黃河以北和中東部部分縣市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或大暴雨并伴有短時強降水、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
連日來,我國南方出現大范圍高溫天氣,多地最高氣溫突破7月歷史極值,中央氣象臺今天繼續發布高溫橙色預警,這也是中央氣象臺連續第9天發布高溫預警。
小暑至,盛夏始。進入7月,我國多個省份出現35攝氏度以上高溫天氣,多地發布高溫預警,中暑人群增多,浙江、四川等地已出現熱射病病例?!吧D锰臁薄盁咎臁敝?,每個人都應該做好自我防護、減少戶外活動、注意防曬補水,為自己的健康負責。
今起(7月14日)至周末,江南、華南、四川、重慶等地高溫仍將盤踞,40℃高溫頻現,長沙、重慶等地夜溫也接近或超過30℃,體驗全天候悶熱。
近期天氣炎熱,高溫酷暑,為堅持“人民至上、安全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羅山縣定遠鄉三措并舉扎實做好夏季高溫安全生產工作,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上海近期為何增加大篩頻次?40℃高溫下如何配合大篩?
中央氣象臺13日繼續發布高溫橙色預警,13日白天,安徽、江蘇、上海、湖北、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四川、重慶、貴州等地部分地區最高氣溫37~39℃,江蘇南部、浙江北部、四川東南部、重慶大部、云南東北部局地可達40℃以上。
記者13日從國家氣候中心獲悉,6月13日以來,我國出現了今年首次區域性高溫天氣過程,范圍廣、持續時間長、極端性強、影響大,截至7月12日,高溫事件已持續30天,覆蓋國土面積達502.1萬平方公里,影響人口超過9億人。
中新社北京7月13日電 (記者 陳溯)記者13日從國家氣候中心獲悉,中國高溫事件已持續30天,影響人口超過9億人。 今年夏季以來,中國多地陷入持續極熱天氣。國家氣候中心監測顯示,今年6月以來(截至7月12日),中國平均高溫日數5.3
6月13日以來,我國出現了今年首次區域性高溫天氣過程,范圍廣、持續時間長、極端性強、影響大,截至7月12日,高溫事件已持續30天,覆蓋國土面積達502.1萬平方公里,影響人口超過9億人。